08/05豪雨災情過後 全速展開市容復原大作戰
受西南氣流及盧碧颱風外圍環流影響,為高雄帶來數波短延時強降雨,尤其是本市山區降雨量更是破表,自8月5日開始,超豪大雨累積雨量已經突破1千毫米以上,部分道路、地下道及涵洞等積淹水、13處預警性封閉橋梁及山區預防土石流而緊急撤離2,312人。今晨陳其邁市長已動身前往山區各地巡查災情,我則奉市長之命,主持應變中心第4次工作會議,市府團隊各局處總動員投入市容復員大作戰!
環保局持續多日來之工作,已展開雨後道路清潔,工務局加強公園及傾倒樹木清理,以及道路破損之修補;水利局則積極進行各淹水潛勢地區積淹水退去後之地區災後復原,針對防汛道路及河岸綠地清理,滯洪池排空整備與抽水站雜物清除等逐一檢視,務必於明天星期一上班日前,讓市容恢復如常。在主持水情中心第4次應變工作會議之後,我即啟程以下的各巡視行程:
# 1-視察小港區沿海路緊急搶修
視察小港區沿海二路唐榮鐵工廠前視察道路坑洞修補狀況,工務局養工處簡報說明,沿海路整體道路刨鋪,是在2019年3月開工,2020年5月完工,此次豪雨期間8/7發現約50公分×120公分的坑洞,雖說雨勢未停歇造成了修補上的難度,但養工處仍然緊急搶修,並加強警示措施,待天候狀況穩定後,將再以方正切割局部進行道路面層的大面積修復。
# 2-視察仁武區仁雄路緊急搶修
接續來仁武區仁雄路視察路面修補,工務局說明該路段約5年前完成改善,惟此次豪大雨造成路面損壞,今早有市民通報路面破損,工務單位隨那緊急處理路面修補,還給市民朋友安全的通行道路。另外仁武區中正路等主要道路也於今天上午全部搶修坑洞完成。
# 3-視察仁武區186甲線道土石坍方緊急搶修
再接續前往市道186甲視察土石滑落處理情形,本次豪大雨已有通報4處土石滑落,養工處已完成3處,這是最後一處的清除,養工處每當豪大雨發布後,即通知廠商機具待命,一有土石滑落立即出動清除,以維護用路人安全。
# 4-視察岡山區介壽東路與聖森路口緊急搶修
北高雄的聖森路因為是鄰近工廠的主要通行道路,工務局指出刨鋪養護紀錄已至少是五年前,因為重車輾壓,使得道路壽命縮短,豪雨造成坑洞,目前以冷料緊急修補,後續聖森路(長1,500公尺,寬25公尺)已向中央申請經費至少4000萬挹注來整體刨鋪,提升整體使用舒適性及耐久度。
# 5-視察鐵路地下化園道樹木扶正緊急搶修
此次豪雨造成多處路樹倒塌,我亦再前往鐵路地下化綠園道工程包括左營計畫、高雄計畫、鳳山計畫等沿線,並即責成市府團隊,派工清除,加快搶救傾倒樹木扶正作業,只為讓市民朋友在接下來的星期一,出門上班上課時,能一如往常順暢無阻,安心重回日常秩序,這就是團隊工作的目標。
豪雨驟降高雄,市區道路傳出樹倒、淹水災情,市府團隊隨即應變展開救災,經工務局統計投入本次豪雨搶修共157人次、機具102臺,仍持續搶修中,期於最短時間內恢復道路狀況,以確保市民用路安全。
同時我也要求工務局,落實道路坑洞修補機制,接獲民眾通報或工作同仁自行巡查發現後,儘速進行第一階段修補,免除立即性危險,俟天氣放晴後,再展開第二階段作業,視預算檢討區段銑刨加鋪,以提升民眾用路安全及舒適度。雖然現今極端天候導致時有強降雨等都考驗著路面品質,自二級開設後,工務團隊也日以繼夜的搶修。我也表示肯定及感謝,並勉勵同仁連日來的辛勞,但仍務必重視時效,以期快速恢復市容,給民眾明日上班一條安全的道路。